配置管理计划是软件开发计划的一部分,它设立了项目的配置管理策略及实践。配置管理计划的目的与作用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配置管理条款,从而使所交付的软件能够满足任务书中规定的各种需求,能够满足经批准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要求。
配置控制是指控制配置项及其组件的演化。配置项分为基线配置项(有版本号)和非基线配置项。基线配置包括所有设计文档和源程序等开发过程的配置项;非基线配置项包括项目的各类计划和报告等管理过程的配置项。
配置管理计划由配置管理人员制定。配置管理流程: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员制定《配置管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配置管理软硬件资源、配置项计划、基线计划、交付计划、备份计划等。CCB审批该计划。配置库管理 配置管理员为项目创建配置库,并给每个项目成员分配权限。各项目成员根据自己的权限操作配置库。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Management,CM)涉及对软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它不仅限于技术手段,也包括行政管理。配置管理确保软件产品在整个开发周期中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它包括跟踪、控制、更新和验证产品的各个配置项,以保证产品符合要求和规范。从技术层面,配置管理通过配置管理系统实现。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CM)是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确保软件开发者在 软件生命周期 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产品配置。
项目层面的配置管理计划中最关键的是需要明确人员、基线和项目特殊配置项。其中基线的安排必须与项目本身生命周期的选择相匹配,最重要而言,必须匹配于里程碑。在这样的三层结构下,为项目高效计,不需要单独写项目的配置管理计划,只需把项目级的配置管理约定写入项目计划即可,一般的篇幅不超过1页。
1、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的内容如下: 项目范围的确定 项目范围的确定,是项目范围管理的首要任务。它涉及到明确项目的目标、可交付成果以及相关的任务和工作。这一阶段需要项目团队与发起人、客户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沟通,明确项目的预期成果和关键要素,确保对项目的理解达成一致。
2、项目范围管理是确保项目按照既定范围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涵盖了项目目标的确立、可交付成果的定义、以及范围变更的控制等多个方面。以下是项目范围管理的几个主要内容: 项目范围规划:此阶段涉及确定项目的具体目标、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以及将这些需求分解为可管理的工作包。
3、确定项目目标和边界:项目范围管理帮助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边界,确保项目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通过明确定义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工作内容和项目限制,能够使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理解。
4、项目计划管理 项目计划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涵盖了项目的整体规划、进度安排和资源分配等方面。这包括制定项目章程、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明确项目目标、编制项目预算和进度计划等。通过合理有效的计划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定目标。
5、项目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计划管理 这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涉及到项目的整体规划、资源分配和时间管理。制定项目计划,确保项目目标清晰,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时间进度得到严格控制。
6、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项目实施中所需完成的工作范围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简单理解,项目范围管理也就是对项目应该包括什么和不应该包括什么进行相应的定义和控制。
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本办法主要规范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包括项目的规划、立项、实施、验收、评估及监督等环节。通过制定统一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和管理流程,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效、透明和合规。
综上所述,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相关政策已经非常完善,条目清晰,建议一定要按国家政府的政策依法行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
除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或者核报国务院审批外,其他有关部门自行审批新建、改建、扩建,以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产生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应当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 “用友畅捷通中小企业服务咨询软件官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00~24:00
客服电话
13026203696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